Linux中,硬碟分割區(Partition)包含
- Primary 主要分割區 (編號1-4)
- Extended 延伸分割區
- Logical 分割區 (編號5-15)
- swap 分割區 (交換空間)
限制
- 主要分割區+延伸分割區的數目小於等於四 (P+E<=4)
- 延伸分割區的數目小於等於一 (意即最多一個)
- 分割至少存在一個主要分割區或延伸分割區
- 最多可用分割區 3(主要)+11(邏輯)=14 (個)
Linux 中的裝置
在 Linux 中,裝置可被表現成裝置檔案,這些虛造的檔案被放置於 /dev 中,以下有些範例:
root@linuxdiary:/dev# ls -al由之前文章可知 c 為 Character Device 字元裝置,b 為 Block Device 區塊裝置,在 Linux
brw-rw---- 1 root disk 3, 0 2007-09-25 22:23 hda
brw-rw---- 1 root disk 8, 0 2007-09-25 22:23 sda
crw------- 1 root tty 4, 64 2007-09-25 22:23 ttyS0
中所有硬碟都以區塊裝置表示。
裝置檔案的命名規則
以下來到了正題,hda 是怎麼來的。命名規則:
以一般狀況來說,IDE 驅動控制的名稱通常為 /dev/hda 至 /dev/hdd,(如:硬碟A /dev/hda
代表第一顆磁碟,硬碟C /dev/hdc 代表第三顆磁碟),詳細說明如下表
磁碟名稱 | 磁碟控制 | 磁碟順序 |
/dev/hda | IDE0 | Master |
/dev/hdb | IDE0 | Slave |
/dev/hdc | IDE1 | Master |
/dev/hdd | IDE1 | Slave |
以一般的個人電腦而言,一個IDE 控制器可裝設兩顆磁碟,舉例來說 /dev/hda 即為第一個磁碟
裝在第一個 IDE 控制器,/dev/hdd 代表第二個磁碟裝在第二個 IDE 控制器。
那分割區呢?通常,一旦硬碟被分割,分割區會以數字的方式附加在磁碟名稱後面,舉例來說,
第二個磁碟的第二個分割區會命名為 /dev/hdb2,詳細如下:
磁碟名稱 | 磁碟控制 | 磁碟順序 | 分割區形式 | 分割區號碼 |
/dev/hda1 | IDE0 | Master | primary | 1 |
/dev/hda2 | IDE0 | Master | primary | 2 |
/dev/hda3 | IDE0 | Master | primary | 3 |
/dev/hda4 | IDE0 | Master | swap | NA |
/dev/hdb1 | IDE0 | Slave | primary | 1 |
/dev/hdb2 | IDE0 | Slave | primary | 2 |
/dev/hdb3 | IDE0 | Slave | primary | 3 |
/dev/hdb4 | IDE0 | Slave | primary | 4 |
磁碟分割表預留4個位置(hda1~4)給主要分割區與延伸分割區,第五個之後
為邏輯分割區(hda5~...)
SCSI的命名規則
SCSI (Small Cumpter System Interface)介面的磁碟也遵循之前所述的命名規則,只是以 sd
代替 hd。但對 Linux 而言, sd 不是單只 SCSI 磁碟,凡是支援熱插拔 (Hot Swap)的硬體,
皆屬於 sd 系列,如 USB 隨身碟,SATA 硬碟等等都以 sd 命名,以下上列表:
磁碟名稱 | 磁碟控制 | 磁碟順序 | 分割區形式 | 分割區號碼 |
/dev/sda1 | 1 | 6 | primary | 1 |
/dev/sda2 | 1 | 6 | primary | 2 |
/dev/sda3 | 1 | 6 | primary | 3 |
(磁碟控制,磁碟順序的號碼是任意填上的,不必也不要跟著這樣設定)